给生命标价
2015 年 2 月 16 日
如果你手头有一笔钱,而且打算用这些钱拯救生命,那么最好给生命定个价。关于这一点,Scott Alexander的解释比我更好。.
但请不要将生命的价格与生命的价值混为一谈。我见过太多人犯这个错误。为了纠正这种观念,我准备讲一个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那里住着一群与世无争、长生不老的人。他们永驻青春,但仍可能因为饥饿或受伤而死。或许是因为人生漫长而充实,他们都非常珍惜彼此,享受平和的生活。确实,为了将同伴从非自愿的死亡中拯救出来,村民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
至少,在恶龙降临之前,生活是这样的。
想必读者能猜到,恶龙对人类所求之物有二:其一是黄金,其二是血肉。而降临村庄的这条恶龙,它实在太过强大——所向披靡,又无与伦比的狡猾。这条龙能轻易地屠灭整个村庄,它下达了冷酷的最后通牒:
村里的每个人,每年都必须按其年龄缴纳黄金税。任何交不起税的人都会被吃掉。
村民们哀求、哭诉、怒吼,但恶龙无动于衷。它只是指给他们看几堆乱石,说那里或许能挖出黄金,然后命令他们开始干活。
村民们真的竭尽全力了。他们并非矿工,但学得很快。他们干得筋疲力竭,搬开石头,用双手挖掘土地,直到指尖鲜血淋漓。他们尽可能地减少渔猎和采集,任由自己的居所破败——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凑不齐恶龙的税金。一年期满,恶龙归来,卷走了他们所有的黄金,并带走了十位最年长的村民(因为牺牲年长者是拯救最多生命的办法)。
村民们悲痛欲绝,决心来年更加努力。他们挑战超越自己的极限,与时间赛跑;他们变得憔悴又疲惫,眼窝深陷,面黄肌瘦。他们过度强迫自己,以至于晕倒在矿井里。而当恶龙再次降临时,它夺走了所有的黄金和五十条生命。
村民们的策略失败了。
但这些村民生而为人,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于是在第三年,幸存的村民们痛苦地接受了现实。他们重新开始打猎、采集,让自己强壮起来,只有先保重自己,才能去守护朋友。他们着手打造矿镐与铁锹,意识到赤手空拳是无法拯救自己的。
第三年末,恶龙卷走了他们全部的黄金和一百个村民,因为他们的基础建设尚未见到成效。
但是在第四年,恶龙只能带走两个村民。
很快,恶龙(欣喜于村民们的进展)告知村民们它要收取更多黄金,具体的数量与村民年龄将从线性关系改成指数关系。
这一次,村民们只是点了点头,将满腔怒火锻造成冷峻的决心
自从恶龙第一次到来村庄之后很多很多年过去了,事实上这里已不再是村庄——它发展成了一座城市,而这座城市演化出了一整个文明。
现在这里的人口比恶龙到来之前要年轻得多了——尽管年岁较长的人们更有智慧,生产力更高,每小时能开采出更多黄金,但是总有一天这些增加的生产力没法再追上恶龙对他所要求的黄金数量——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这个人会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因为没有人会愿意以牺牲另外两人的方式寻求自己的苟活。
事实上,这种艰难选择现在并不罕见。村民们很久以前就发现了专业化和经济学的意义,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不再在矿井工作。一些人花时间耕种和准备食物,一些人负责完成定居点的维护工作,另一些人致力于发明新的工具,探索更好的生产组织形式来面对恶龙可怕的税收。事实上甚至有人从事艺术和娱乐工作——因为村民们已经学会了了保持动力和士气的重要性。
(另一些村民在地下工作,藏身于恶龙的视线之外,正在设计对抗恶龙的武器)
于是你会发现即使是在这个文明里,依然有人一生都在写书,从没进入过矿井工作——当然如果你凑近看就会发现人们这样做只是因为一个作家以这种方式提升士气和生产力能够比亲自走进矿井工作拯救更多生命。因此这个文明——尽管愿意付出一切来拯救尽可能多生命——依然在生产书籍戏剧和电影。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你可以计算出拯救一条生命的确切价格,其结果大概相等于1000张电影票。
眼下,有两位生活在这个龙祸之世的民众——Bob和Alice——正在讨论生命的价值,让我们来听听看:
Alice:所以你看,一条生命的真正价值和一部最新大片的一千次观看相当。
Bob:胡说八道!一条生命的比两千小时的观影时长珍贵得多!生命几乎是无价的,你不应该给一条人命标价!
Alice:真是虚伪的义愤!你本可以更好地调配资源来拯救更多生命,只要采取量化的方式给每条生命标定一个价格!如果你想尽可能多的拯救生命的话,就必须为生命定价!
Bob:但是一千次观影本来就没办法和一条生命等价!如果我要在一部电影的一千人次观看量与拯救一条生命之间做选择,我永远都会选择拯救那条生命!
Alice:是的,但是这种直觉是不自洽的。对生命的订价是在一个有效市场中进行的,而这个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一条生命就是与最新大片的一千次观看等价。任何人的生命都不比一千人观看最新大片所体验到的快感总和更珍贵!如果你的直觉没法认同这一点,出错的是你的直觉!
读者看到这场争论中存在的错误了吗?
Alice和Bob都说对了,也都说错了。